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访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委员、副局长(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徐本立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11-27 14:23 字号: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财政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乎民生保障和改善。近年来,面临严峻复杂的财政形势,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委员、副局长(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徐本立,切实抓好分管工作,带领分管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执行调度管理,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为民理财,用心保障。”这是徐本立从事财政工作多年以来的最深感触,“尤其是近三年来,我市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而复杂,减税降费、疫情防控以及基础性津补贴兑现等政策性减收增支措施不断出台,都给我市财政的平稳运行带来很大困难。”徐本立介绍,市财政局全面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加强部门联动,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强化综合治税的力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连续三年财政收入增幅和收入质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今年1至10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97.1亿元,同比增长6%,全省排名第6位,税收占比70.4%,收入质量全省第6位,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财政收入的增长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市本级连续三年本级可用财力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必须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徐本立表示,2022年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若干举措》和《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和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及不合理支出达5000万元。同时,加大对预算单位结余结转资金清理,两年盘活存量资金18亿元,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支出,集中财力保障疫情防控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出。2022年全市财政支出突破200亿元,达到214亿元,比上年增长9.3%。今年1至10月份,全市财政支出收入累计完成180.7亿元,同比增长4.6%,全省排名第3位,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由于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资金依然十分紧张,必须科学测算,合理调度国库资金,做到确保工资按时发放、政府正常运转和基本民生保障,中央直达资金优先保证,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向县区倾斜,并尽可能保证库款需要,保障基层正常运转。”徐本立告诉记者,2021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6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首次突破85%,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市级超调县区库款达16亿元,创历年新高,2022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74.6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85.2%,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

2021年和2022年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两年。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徐本立带领相关科室同志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科学编制2023年预算;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并将其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健全年度预算安排与人大审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绩效管理、预算执行等挂钩机制,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取消或削减,对沉淀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市财政局先后下发了《淮北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等10余项制度和办法,基本建成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财政部门为监管主体、预算部门为责任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徐本立介绍。

“今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好于去年,但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财政增收难度仍然很大,特别是土地市场低迷,严重影响了财政库款的调度,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必须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确保完成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预期目标任务,为着力打造‘五宜’幸福城市、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提供坚实保障。”徐本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