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多项措施推进PPP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财政增速大幅下滑、政府债务进入偿还高峰的严峻局面,淮北市主动作为、大胆探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模式),着力破解城市建设发展融资难题,不断提升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努力实现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高度重视PPP模式推进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发改、财政、教育、科技、民政、人社、国土、环保、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推进PPP模式试点工作;明确市建投集团全面负责PPP项目的实施。为配合做好PPP项目工作,市财政局成立了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专题研究,着力推进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的运用。
二是制定实施办法,加强PPP政策宣传培训。为更好地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将PPP模式推广应用纳入法制化轨道,我市制定了《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试行)》,对PPP的适用范围、操作模式、工作流程等都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确保了全市PPP模式的规范运行。市财政局建立市直各部门、县区PPP模式信息报送制度,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宣传PPP模式相关政策。对全市各部门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集中开展PPP模式政策解读与务实运作专题培训,邀请相关专家专题讲授。
三是建立项目储备。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专项规划、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中,对符合PPP模式的项目进行筛选,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市、县(区)PPP项目储备库,及时更新、统一管理。目前全市城市基础设施2015—2017年滚动规划项目符合PPP模式的已纳入项目库。
四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对于拟定发起的PPP项目,聘请高资质的北京大岳和上海济邦咨询公司对项目进行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对通过评估的项目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方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后,向社会公示,并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形式选择合作伙伴。由政府授权的部门与之签定PPP项目合同,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实施。
五是积极推动项目实施。目前,我市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的PPP项目有淮水北调淮北市配水工程、中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梧桐中路改造、平安和智慧城市建设、S101道路建设、东部新城道路、东部新校区等一批重点项目。
淮水北调淮北市配水工程总投资15.77亿元,该项目通过公开招标,以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为主的联合体中标,中标价为政府每年补贴金额7598万元,政府将按10年等额支付补贴。PPP项目合同已签订,并成立项目公司,项目正在实施。
中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本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本项目合作期限11年(包含建设期1年、养护期10年),政府计划每年支付的购买服务费约3.68亿元。项目聘请北京大岳咨询公司编制实施方案,正在通过竞争性磋商选择合作伙伴。
梧桐中路预计总投资6.9亿元,目前北京大岳咨询公司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已通过政府审议和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正在进行公开招投标。
平安和智慧城市建设投资1亿元,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并通过政府审议和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正在通过竞争性磋商选择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