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文明创建话吧:让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在全市上下欢庆鸡年春节的日子里,家人团聚,共叙亲情,其乐融融。春节,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与长辈交流的机会,更好地接受他们的言传身教,感受家风的传承。
家风,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品行风尚。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成语与家风有关,例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孔融让梨等等。家庭的氛围从古至今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连着社会和国家。每个家庭积极向上的家风,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家风既大又小,说家风大是指家的影响大。因为,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初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任何教育可以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风的传承也是对家族人的品格传承。见微知著,无数家风会渗透整个社会,从影响力的角度来讲家风特别重要。说家风小是指家风往往存在于细微之处,一些类似孔融让梨的小事往往不容易让人明显察觉。但是潜移默化中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单单就从吃饭这一件小事来说,就有很多“老规矩”。吃饭要等长辈先吃,吃饭的时候尽量少发出声音,吃饭过程中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牢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不要成为一个举止不文明的人。
当然,家风传承身教重于言教。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需要长辈的长期带头示范、“润物细无声”,也需要年轻人的见贤思齐、“刻苦修炼”。比如,每逢传统节日,父母们不要整天泡在麻将桌上,要多带孩子逛逛公园、打打球或是走亲访友;年轻人也不要总捧着手机聊微信、看视频,多陪父母聊聊天、多读几本书。这样既促进了身心健康、增进了亲情,也培养了好的家风。
时代在进步在发展,而我们的精神世界有时却跟不上社会的脚步,甚至有些人变得只拜金不讲文明。家应该是我们最可靠的港湾,而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最深处的坚守。弘扬家风,让良好家风代代相传,成为一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