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全方位规范公务卡使用场景
为持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针对公务卡使用中存在的“应刷未刷、报销滞后、审核不严、监管缺位”等问题,市财政局强化全过程管理,着力补齐预算单位在支付、审核、监管等环节的短板弱项。
一、重塑公务消费价值导向。做好政策宣传与案例引导,强化预算单位与持卡人对规范公务卡使用场景的认同,明确公务卡使用是简化报销流程、提高行政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消费记录完整追溯,提高财政资金透明度与安全性的有力抓手;是提升财政治理水平、助力廉洁政府建设的坚实支撑。
二、健全制度规范体系框架。公务卡制度改革自2012年起全面推开,市财政局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围绕持卡人信息动态管理、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公务卡消费报销审核、预算单位现金管理等方面逐步完善管理,夯实制度执行基础。
三、打造智慧管理数字中枢。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打通公务卡系统与预算编制、支付核算、财务报销等平台的数据壁垒,构建“申请—支付—报销—核算”全流程电子化闭环管理。实现消费信息自动回传、实时关联预算指标与经济科目,确保“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严执行”,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夯实财政数字化治理基础。
四、筑牢规则校验系统防线。将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全面纳入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功能模块,完善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规则库,对预算单位违反公务卡管理规定或未通过公务卡管理模块还款、提现及向个人账户划转资金等行为进行重点把关,实时推送至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进行复核与整改,形成技术+人工防控屏障。截止本年度10月末,市财政共计受理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范围内支付申请68134笔,触发相关预警规则320笔,经核实确认违规4笔,预算单位均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动态监控显著提升了监管覆盖面与响应效率,为规范公务卡使用场景、深化财政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