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真金白银支持“三农”发展
2024年,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重点,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管,真金白银支持我市“三农”发展。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力保财政支农投入稳步增长。
市财政局克服刚性支出压力大、可用财力增长缓慢的种种困难,坚持农林水支出优先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大统筹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力保农林水支出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农林水完成支出21.68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37.01亿元,用于农业农村支出6.27亿元,占比17.1%;全市发行乡村振兴政府债券5.64亿元。同时,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9.4亿元,比上年增长0.5亿元,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综合施策,打好政策组合拳。
加大“千万工程”建设支持力度。市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对列入创建的精品示范村,除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安排的1000万元外,市级财政按照每村不低于50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对省级中心村,在省财政补助150万元/村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省级投入标准予以补助。
调整优化高质高效农业奖补政策,根据我市农业发展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及时更新农业产业化扶持清单,市财政预算安排0.6亿元予以保障,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品牌建设、农业技术创新等。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市财政预算安排衔接资金1.9亿元,资金保障力度不降低。积极与农业农村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资金、工程进度定期通报制度,有力保障工作序时推进。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国家补贴基础上,省、市财政分别叠加补贴50元/亩。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市财政统筹资金,支持秸秆标准化收储点(中心)、秸秆产业化利用。支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4年,市财政拨付补助资金500万元,拨付“好项目”奖补资金104万元,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支持力度。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确保在最佳防控期进行喷洒作业,2024年,市财政局拨付资金300万元,专项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控、玉米病虫害防控及蝗虫防控等工作。拨付抗旱救灾资金355万元,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组织专业队帮助无抗旱能力的农户抗旱抢种。
三是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三农”实际,推出“乡村振兴贷”、“活体质押贷”、“种子贷”、“仓储质押贷”、“秸秆贷”等多种创新信贷产品。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680.38亿元,同比增速居全省第6位。持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51.87亿元,较年初增加15.87亿元,增长44.10%。打造“新农贷”创新产品体系,加大金融对“两强一增”行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好“管行业管融资”工作机制,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梳理涉农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向银行推送,共同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深化与银行机构合作,积极对接“三农”融资需求,发挥担保增信作用。2024年末,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涉农担保在保余额28.79亿元,同比增长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