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召开财政支农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3月25日,市财政局召开“加大支农投入支持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市财政局(国资委)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杨娜通报了我市保障支农投入,助力乡村振兴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安徽经济报、中安在线、淮北传媒中心等新闻媒体参加会议。
近年来,市财政局加大三农支出,强化投入保障,保持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据统计,全市2021年“三农”支出决算19.18亿元,比2020年决算18.15亿元,增长1.03亿元,增幅5.6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83亿元,“三农”支出占比9.79%。
一是加强资金保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淮北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和办法。2021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的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已达3.66亿元,安排产业发展为2.27亿元,占比62.14%,确保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减,进一步调整优化资金使用方向。
二是筹措财政资金,提升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2021年各级财政资金投入达5亿元,用于建设22.5万亩高标准农田。截止2021年底,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56.8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62.3%。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8亿元;拨付资金981万元专项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安排800万元用于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渔业发展资金1268万元。每年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00万元左右,补贴各类机具1万台以上。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54%,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积极主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奖补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底,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强村已到68个,占比为21.52%,全部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统筹资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已先后八批从全市选择202个村作为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占规划布点中心村的83.5%,完成“十三五”任务的104.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每年安排农村公益事业奖补2100万元,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乡村振兴。
四是依托优势资源,支持构建现代乡村发展产业体系。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濉溪县百善镇(2018年)、相山区渠沟镇(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扶持创建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结合农业产业化“五个一”工程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扶持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市财政局(国资委)农业农村科负责同志陪同发布,并现场解答媒体提问。